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分級防護
使過電壓減小至無害的水平
在國際標準IEC 61312-1中描述的分區防雷的觀念已被證實是合理的、有效的。這個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在過電壓到達終端設備造成損害之前,逐級地減少它至無害的水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建筑物的整個保護空間被分到了幾個防雷分區(LPZs)。在線路由一個分區進入到另一個分區的地方安裝浪涌抑制器,按照不同分區的具體要求安裝相應等級的浪涌抑制器。
分區防雷理論的主要優點:
包含高能量的有害的雷電流在導線進入建筑物處直接被轉向泄入大地,使得進入到其他系統的過電壓值最小化。
避免由于磁場的干擾對于新建、擴建和改造的建筑物都可以通過一個單獨的防護理念來設計。
防雷分區的定義
由外到內,防雷分區(LPZs)被定義如下:
LPZ 0A
在建筑物外部,不受外部保護裝置保護的區域。可能遭受直擊雷,對雷電磁脈沖沒有任何屏蔽防護。
LPZ 0B
在建筑物外部受外部防雷裝置保護的區域。對雷電磁脈沖沒有任何屏蔽防護。
LPZ 1
建筑物內部區域。有小部分雷電能量進入的可能性。
LPZ 2
建筑物內部區域。有低的浪涌過電壓進入的可能性。
LPZ 3
建筑物(也可能是設備的金屬外殼)內部區域。沒有雷電磁脈沖產生的干擾,也沒有浪涌過電壓。
分區防雷理論的必要條件是正確安裝的等電位連接系統,然后在各分區之間安裝電涌保護器作為補充,因而對于防雷來說,建立等電位連接系統同樣重要。